癸字卷 第六百五十六节 大幕掀开,收复之战 (第2/2页)
从一月廿五开始,一直到四月十九,接近三个月时间里,冯紫英从第一线的最东北端的十方寺堡到最东南端的九连城(镇江堡),从最直面建州女真的威宁营——清河堡一线到虎皮驿——奉集堡一线,都逐一进行了走访视察和座谈。
一直到家眷们都陆续来到辽阳时,冯紫英仍然在下边的堡寨中穿行走动,这种情形和冯唐当初担任蓟辽总督时截然不同。
四月廿八,辽东军事会议在辽阳召开。
包括已经正式抽调到辽东进驻东江镇防地的登莱镇,已经抽调到辽阳一线的山西镇大军诸将,都接到了通知,召开此次军事会议,意味着对建州女真的全面反攻正式吹响了号角。
赵率教、毛文龙、曹文诏、刘东旸,四大总兵云集,整个辽东镇的驻军数量已经超过了十八万,也是历年来最多的时候,而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通过金州和牛庄分别输入南边的九连城和北面的辽阳,而鸭绿江口的九连城(丹东)也开始修建码头,准备开始承担运输任务。
……
从万统三年五月开始,长达三年的辽东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
按照冯紫英确定的方略,前期是以辽东镇、山西镇军队在北线以守为主,而南线则是以东江镇和登莱镇主攻,尤其是从宽甸六堡开始着手,对建州女真在赫图阿拉——鸦鹘关这一线边墙内外展开攻势。
由于沈阳的丢失,整个原来的辽东边墙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对双方来说,堡寨才成为了唯一可以据守的焦点。
不过从万统三年五月划断,之前都是建州军频频对大周方面采取进攻姿态,一直到冯紫英抵达辽阳之后,这种局面才稍微平缓下来。
但从五月过后,随着从山东、江南的大量物资运抵,以及两大边镇的增员军队抵达并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之后,大周就已经具备了对建州军的局部优势了,尤其是在南线。
孙承宗在四月完成了河北战事返京,正式接任兵部尚书,张怀昌致仕。
他给冯紫英的信中也明确表示朝廷会尽全力支持辽东解决建州女真这一后患,让冯紫英无须担心朝廷这方面的态度变化。
随着九连城(丹东)港的建设也在加快进度,九连城和牛庄逐渐成为来自南方物资的主要吞吐港口,这比金州更为便捷。
大量物资的运抵,也使得南线的毛文龙和曹文诏都是磨拳搽掌,意图大干一番。
他们二人原来在辽东镇内都属于被排挤或者冷落的对象,现在二人联手,倒也没有多少隔阂,当然这也得益于冯紫英作为蓟辽总督,与两人的交情都非同一般。
二人议定,登莱镇沿着边墙向南,集中力量由西向东一线展开进攻,而东江镇则发挥情况熟悉的优势,从东面边墙外沿着前期控制的永奠堡向北发起进攻。
五月十一,宽甸六堡收复战正式打响。
事实上从一开始努尔哈赤就已经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
南线一直不是建州女真的重心,尤其是在拿下沈阳之后,努尔哈赤已经在考虑将大金都城迁到沈阳了,只不过由于时日尚短,赫图阿拉那边对于族中的贵族们来说仍然具有历史意义,所以一直迟迟未定,不过主要的家眷和一些重要部门都已经搬到了沈阳这边。
随着大周大军陆续抵达辽东,并且开始加大力度建设牛庄、九连城港口码头,而且一船接一船的人丁抵达牛庄和九连城,源源不断的民众迁移到辽东这边,并开始修筑牛庄到辽阳和九连城到辽阳的道路,努尔哈赤就知道这一回大周和以往的意图恐怕不太一样了。
大周看样子不仅仅只是想要复仇打一仗挽回面子,甚至不是想要夺回沈阳和铁岭卫那么简单了,而是要与建州女真来一场生死大战的架势。
而且从大周内部也不断有情报传回来,表明大周朝廷上下的意图都是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这一战,彻底解决建州女真的威胁,大周甚至愿意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来投入这一战。
这样一个姿态也让努尔哈赤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山西镇的数万大军抵达辽阳,并在辽阳周边开始做出了适应性训练和进攻姿态,建州军的精锐基本上都被陷在了北线,无法增援南线。
所以在南线宽甸六堡收复战打响时,努尔哈赤只能派出不到一万人南下增援。
(本章完)